【古玉天地】古玉形制演变—玉韘

【古玉天地】古玉形制演变—玉韘

图1 西周时期 龙纹玉韘 正面

图2 西周时期 龙纹玉韘 反面

三、春秋战国玉韘

春秋战国时期,玉韘仍维持西周基本样态与功能。但春秋时,部分玉韘已不再钻磨系孔,而是在壁侧凸雕与器壁高度相当的竖脊,山西省太原市春秋晚期赵卿墓出土的两件玉韘,俯视角度下均呈盾形,中孔相对的壁侧即分别见有一道凸起竖脊,虽光素无纹,但器表平滑光亮,应是长期使用所致。而至战国,位于壁侧向外凸起的竖脊为钩状棘齿所取代,湖北省随县战国早期曾侯乙墓与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国王墓所出玉韘壁侧均可见此类钩状棘齿,为战国玉韘流行样式。

图3 春秋时期 玉韘

图4 战国时期 玉韘

四、汉代韘形佩

战国晚期至西汉时期,玉韘逐渐丧失钩弦功能,形态也开始从环状盾形向扁平体发展,并最终演变为一种新型的片状佩饰器——“韘形佩”。韘形佩造形以一个中间有孔的盾状物为主体,左右两侧或上方附加透雕纹饰,有时在主体表面也见有线刻或浮雕纹饰。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主棺室墓主内棺出土的五件韘形佩形状基本一致,盾形主体中部透穿圆孔,表面琢有微凹面与凸脊线,并饰若干线纹,主体两侧另附透雕鸟纹等,布局虽不对称,但弯斜弧度与主体部分相互呼应,形成韵律之感,由于五件韘形佩皆位于玉衣之上,故而判定应均为佩饰。与此相类者还可参见同墓东侧室右夫人棺内所出韘形佩。

图5 西汉 龙凤纹韘形佩

图6 西汉 龙猴纹韘形佩

东汉时韘形佩造形构成基本不变,唯盾形主体窄化缩小、两侧透雕愈加繁复,江苏省宝应县天平镇戴墩汉墓出土的龙凤纹韘形佩即属此类。

图7 东汉 龙纹玉韘

商时至汉代,玉韘由筒状最终演变为片状,造形的更迭不仅映射着时代风格的差异,也反映出形制功能的蜕化。

版权声明:

1.本公众号所有原创内容图文的著作权、版权,均归微信公众号“震旦博物馆”所有。

2.其他方式转载或引用本公众号内容与观点,请表明转载及出处。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至官网了解更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面码怎么死的(面码为什么会死)
约彩365官方下载安装

面码怎么死的(面码为什么会死)

📅 08-10 👁️ 6617
2002世界杯巴蒂斯图塔哭泣照片,2002年世界杯巴乔
beat365体育官网

2002世界杯巴蒂斯图塔哭泣照片,2002年世界杯巴乔

📅 07-25 👁️ 6122